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陕西武术网 首页 陕武动态 查看内容

2008全国武术段位考评人员培训班结业

2008-10-26 16:0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70| 评论: 6|原作者: 吴颖锋|来自: 本站原创

    陕西武术网讯:(记者 吴颖锋) 9 月21至24日,2008全国武术段位考评人员培训班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名武术工作者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就我国武术段位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就武术段位制促进武术运动发展作了深入探讨,确立了今后我国武术段位工作开展的指导方针,并结合实例进行了模拟段位评定。

    国家武管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副主任冯宏芳,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教授邱丕相等参加了会议。陕西省武管中心肖关纪、吴颖锋、李晓航,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陈亚斌、徐瑛、姜霞参加了培训。

    武术段位制概况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武术管理制度之一。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与武术理论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和建立规范的全民锻炼体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自20世纪80年代始即组织有关专家就建立武术段位制体系问题开展研究与探讨,并于94年开始进行调研,制订方案。1995年开始在河南、江苏等省进行试点。1996年 7月邀请国内数十名武术专家对试点工作及段位制的实施细则进行了审定。同年提交第三届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审定。经国家体委批准,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武术段位定为九段:一、二、三段为初段位,四、五、六段为中段位,七、八、九段为高段位。段位等级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作贡献来评定。

    1998年,陕西省开始了首届武术段位认定工作。当时主要靠套段方式进行,即通过习武人的社会公认度来认定,需要有习武年限、师承关系、所获成绩、所写论文著作、徒弟人数等具体指标。2002年,我省又开展了第2次武术段位认定工作,方法与首届相同。到了2006年,我省在宝鸡举办的“陕西省首届武术段位考试”,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考评方法,将武术比赛成绩、理论考试相结合,开创了全国武术段位量化评定的先河,受到国家武管中心表扬。省武管中心副主任宋斌受邀在2007年新疆全国武术段位工作会议上向全国推广经验。截至目前为止,我省共有获段人员1100多名,其中九段1名,八段5名,七段11名。

    段位制改革的必然性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武术段位评定工作对武术运动促进产生了积极意义。但是,这几年的运作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获段选手大多是长期从事武术运动的爱好者,较少有刚刚接触武术的习练者、中小学学生参加武术段位评定,获段人数呈现两头细中间胖的枣核形结构,而非塔形结构;考评的内容不统一,各门各派难以统一标准。同时,大部分武术老师属于武礼、武德教育,武术礼仪在段位评定中尚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更没有将武术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认识。

    韩国跆拳道运动的迅速开展给中国武术运动带来了很大压力,也带来了很好的借鉴。跆拳道运动规范的教学模式、较低的入段门槛、崇尚礼仪的教学方法,让许多家长乐于将孩子送去学习跆拳道。家长们认为通过跆拳道学习,自己的孩子强健了身体,更懂得礼貌。跆拳道段位评定门槛很低,初段选手只需要懂得三个基本动作就可以了考段,这进一步促进孩子们学习跆拳道、渴望进步的热情。面对跆拳道的迅速普及,一些教育学家感慨,如果中国武术教学、考评不进行改进,很可能在十多年后,中国的孩子们不知道武术如何练,而只了解跆拳道了。

    武术与跆拳道的竞争不仅仅是体育运动的较量,而是中韩文化争夺战。故此,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决定对武术教学体制进行改革,武段位考评术作为武术教学成果的考核方法也将一并改革。

    武术教学改革思路

    在此次培训班上,国家武管中心科研部主任、中国武协秘书长康戈武就武术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说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要让武术教学、考核标准化。内容包括武德教育、武术理论、武术技术三部分,体现出“可用性、通用性、层次性、可控性”。国家武管中心在今年上半年从全国抽调120多名专家、学者、民间传人,对全国20个主要拳种进行编写整理。对每一个拳种按照打、踢、拿、靠、摔、综合等六个元素划分层次。以陈式太极拳为例,初段位除了学会基本动作外,还要学会如何用这些动作打人,2段除了学会打法之外,还要会踢法,3段位需要增加拿法,以此类推,直到六段。6段是技术最高级,7、8、9段则需要增加武术贡献成就方面的考核。改编后的武术段位考评教材将于明年初正式发行,届时国家武管中心将组织更大规模的培训班加以普及推广。

    武术段位考评思路

    武术要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习武热情,树立高尚武德,将武术教育从娃娃抓起,国家武管中心中在于国家教委协商武术进校园计划,在本次培训班确定了今后武术段位评定工作的基本方针为“1-4段放开,5、6段按标准,7、8、9段严控”。这样一来,习武人群将向低龄化发展,武术段位才能形成塔形结构,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由于考段选手年龄、习练拳种等有较大差异,所以武术段位评定不同于武术比赛。武术段位评定重在技术和武礼,而武术比赛重在综合评定。

    新颁布的《中国武术段位考试规则(试行)》要求,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项目后,均要向考评长行抱拳礼,考评长会点头注目礼。对缺少武礼的运动员将予以扣分。这将加强运动员对武德的学习和领会,进而提高武术运动的文明程度。

    武术段位技术评定主要按照以下4个方面来考核:1、着法是否清楚?2、劲力是否清晰?例如刚劲、柔劲、缠丝劲等等。3、动作是否协调?是否能起承转合完整一气?4、是否具备武术的基本特点?是否能表现出所习拳种的风格特点?是否有自身的演练特点?

    陕西武术段位评定工作任重而道远

    在培训班上,著名武术家、上海体院武术系博士生导师邱丕相就新试行的《规则》进行解读,并带领大家集体观摩录像,模拟评定段位。我省代表就几位太极拳选手所作的段位模拟认定和精彩点评获得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西安体育学院带去了陕西4位老拳师的精彩录像,被作为模拟评定的案例。在模拟定段时,发言的几位外省代表均给出陕西选手较高段位。而这几位选手在我省还处于6段级别,这和代表们的判定值有一定差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段位评定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将把在此次会议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来在陕西普及推广,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比赛等。我们坚信,通过今后的工作,陕西武术段位评定工作将会更有力度,让段位评定真正体现出其精神实质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