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雅楠在比赛中。 1枚金牌,1枚银牌,3个第四,1个第五,2个第七,4个第八。陕西武术健儿在高手如云的十一运会上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日前,陕西武术队载誉归来。在鲜花和掌声之中,陕西武林的掌门人、省武管中心主任张根学激动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陕西武术终于在十一运会上打了一个翻身仗,这是三秦武林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耀眼夺目的奖牌背面,陕西武术经历了太多波折,陕西武术人付出了无数心血。现在就让我们来破解陕西武术大翻身的密码。 密码一 帅才掌舵 运筹帷幄 陕西是全国闻名的武术大省,但这个“大”省近年来却陷入了尴尬。从1987年广东六运会后到2009年山东十一运会之前,漫长的22年间,陕西武术冲金之路异常艰难,竟然只收获了可怜的半块散打金牌(九运会陈龙夺金,和广东协议)。这样的成绩显然和陕西武术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如何在全运会上证明自己,成为困扰陕西武术人的难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根学承担起了重振陕西武术雄风的重任。2001年,36岁的张根学出任省武术管理中心主任。从此,这个痴迷于武术的汉子率领陕西武术人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张根学常年住在训练基地,以队为家。之所以要这样做,用张根学的话说,就是——“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而张根学也果然干出了大名堂。2006年8月,张根学出任中国散打队总教练,他成为我省第一位担任国家队总教练的教练。北京2008武术比赛冠军吴雅楠、十一运会金牌得主巴特尔,都是在他的悉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张根学的领导下,陕西武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武术人口逐年增加,武术竞赛市场化迅速推进。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06年第三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在西安成功举办。这是陕西首次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也是武术散打世界杯首次在西北举办。 密码二 卧薪尝胆 美梦终圆 竞技体育,成绩才是硬道理。只有站上全运会的冠军领奖台,陕西的武术健儿才能真正扬眉吐气。为了这一天,陕西武术人一直在默默耕耘,默默承受。终于,在十一运会上,随着巴特尔打落金牌,振臂高呼,陕西武术圆梦山东。 这一天实际上早就应该到来。2005年十运会,陕西散打队踌躇满志,欲在金陵大展拳脚。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五大夺金点却颗粒无收。其中,名将陈龙在决赛门票即将到手的时刻竟被对手用膝盖顶晕,憾失金牌。而吴雅楠也因失误冲金失利。最终,陕西武术抱憾收兵。 可以说十运会的惨痛教训深深刺激了陕西武术人。四年之后,怎样确保巴特尔这样的尖兵冲金成功,武管中心在备战上下足了工夫。教练组细抠巴特尔的技术,为了给巴特尔减压,他们经常要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给弟子进行“心理按摩”。为了进行针对性备战,领队贾坤专门找来了对手的技术录像,进行专题研究。为了使训练最大限度接近全运会实战,中心副书记邹军、中心副主任宋斌、王丽萍等各司其职,有的提前到全运会现场踩场,“侦察敌情”,有的负责按照全运会规则布置训练场,有的负责后勤供应。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致备战,巴特尔终于顺利收获了金牌。这枚金牌不仅浸满了巴特尔的汗水,也浸满了整个团队的心血。 密码三 精诚团结 共襄大业 吴雅楠2008北京夺金,巴特尔十一运称雄,这些只是三秦武林这片沃土之上结出的果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还是因为陕西武术事业和谐发展,蒸蒸日上、朝气蓬勃。 毋须讳言,前些年,陕西武术界同仁并没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许多人都持有门户之见,在一些大事上无法达成共识。这种局面必然的结果就是内耗,而内耗必然导致整个武术事业的萎靡不振。 面对这种不和谐的局面,张根学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大家团结起来,共同为陕西武术事业的腾飞添砖加瓦。为此,张根学主动登门拜访武术界老前辈,请他们出谋划策。陕西武术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好,大家的凝聚力也开始慢慢形成。颇令人称道的是,这次夺得全运会金牌的巴特尔曾师从西安体院赵学军教练,为了帮助陕西散打实现全运金牌梦,赵学军教练对省散打队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最终巴特尔在全运会上夺得金牌。可以说,这块金牌是西安体院和省散打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说起因为团结才产生的这块金牌,张根学感慨万千:“团结,只有团结,才能有和谐局面,队伍才能有战斗力,这次全运会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我们一定要把这样的大好局面保持下去,共同创造陕西武术更加美好的未来。” (孙卫 马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