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身在黄山脚下的青岛人刘亨利有点小得意。“才3个月,我在俱乐部已经砸下了120万,但收获我很满意,成绩不错。”他组建的青岛响虎俱乐部,在新筹办的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上,战绩好,人气也旺,两位队员韩开湖和袁彪成了媒体竞相追捧的新星,这让他领着本报记者看俱乐部训练时,脸上也总挂着那种若隐若现却又志得意满的笑意。 响虎是WMA大联盟打造的六大“中国第一代职业武术俱乐部”之一,当传说中的“江湖”或者“武林”,如今以市场化方式存在时,响虎们适应否?他们活得好吗?本报记者在黄山采访了六大俱乐部,以及WMA的出品方中视体育,为力图成为“中国最本土也最成功的职业联赛”的WMA,记录下第一代俱乐部的生存报告。 【幕后推手】 6家老板都是武林人 负责为WMA提供“职业武术比赛”产品的,是青岛响虎、广州永侠、陕西红狼、广东搏牛、山东兴武堂和河北云飞等6家俱乐部,它们也是WMA大联盟的原始会员,这些关系比赛质量的一方,管理者都是些什么人? 了解的结果很有趣。广州永侠俱乐部的董事长,是连续两届百花奖影后的提名人选、电影明星、打女陈永霞,上世纪80年代她主演的《新方世玉》系列、《风尘女侠吕四娘》以及跟甄子丹合拍的《苏乞儿》等武打片,至今还有很多人记得。“尽管后来不拍片了,但我一直没离开武术圈,也一直在做着各种武术推广的事,这次开始做俱乐部,我感觉自己没什么经营头脑,还特意拉上了我先生。”陈永霞笑着介绍了自己做实业的先生何伟雄。 事实上,6家俱乐部的老板,都是传奇,他们都是成功的商人,也全部都是武林中人。响虎的老总刘亨利,跟红狼的董事长、被媒体戏称为“内地版谢贤”的周润生,是陕西红拳的继承人;搏牛老总李尚贤,曾在澳门打过拳台,本身修习咏春拳、洪拳等;兴武堂的初勇,练的是七星螳螂拳;云飞的老总夏云飞,本身练梅花拳。 【选手生存】 主力年入30万没问题 俱乐部的大手笔砸钱,普通观众并不会看到,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参赛的选手,可以被观众接受。第一代职业武术俱乐部的顶梁柱们,拿着怎样的薪水?“因为是第一批,所以我们的队员尽管按照规定,分了主力和替补,但薪水上还没有拉开差距,尽管涉及商业机密我不能告诉你具体数字,不过应该可以算是白领的水平吧,”刘亨利说,“他们不少人是来自专业武术队的,以前主要就是靠比赛奖金,你也知道奖金的水平。而现在成立了职业俱乐部,他们可以领基本工资,我们得让他们上场时,没有后顾之忧。” 处于培养明星选手阶段的各大俱乐部,在选手薪水上都毫不含糊,响虎、永侠都号称自己是“队员待遇在各俱乐部里最好”。陈永霞说:“我们在广州,发达地区,总归比在内地的待遇要开高点。” 红狼的周润生则坦率地告诉记者:“我们的队员,基本工资两千,打完比赛有奖金,这个水平在西安算是不错的了!”而广东搏牛方面,更是坦率:“我们基本工资也是两千,但这只是小儿科,假如最终成绩不错,我们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二三十万肯定不成问题!” 【赛事支出】 3个月花费120万 “武林传奇”并不是能直接跟市场化俱乐部画上等号的,但中视体育老总阮伟说,这些人组建俱乐部,都是因为自己身后有强大的实业在支撑,“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赛事,必须要求俱乐部背后的公司,有这样的输血能力。”他对俱乐部的4条基本要求,3条涉及经济方面:必须有独立的训练基地、是独立法人、账面的流动资金起码300万,“这样才可以基本保证3年运转下来没问题。” 目前的6家俱乐部都不担心。搏牛的李尚贤,“一年个人所得税就要交四五千万,他的资产,可以想见。”广州永侠的总经理何伟雄,开了两家公司,盈利能力都很强;红狼周润生的名下,公司良多,涉及多个领域。相对最弱的河北云飞,也拥有一家大型的武术影视学校。 “一年一家俱乐部的运营费用,差一点的要一百多万,好一点的两三百万也打不住。”陈永霞告诉本报记者。她的说法也得到了刘亨利的赞同,“我们俱乐部有接近40人,才3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投了120万,下面还会有很多花钱的地方。” 由于投资方都很有钱,WMA的出品方中视体育暂时也无需考虑对俱乐部进行扶持。“WMA毕竟是刚刚起步,我们已经有了个预算,不算俱乐部,我们自己每年砸下两千多万,推广这项联赛。”阮伟说,“像我们搞的启动发布会,恐怕中国很少有这样豪华的发布会了,一下子就砸进去一百多万!就是为了让加盟俱乐部看到我们的决心和信心。” 【未来规划】 俱乐部有整套赢利模式 WMA和俱乐部的协议中,设计了俱乐部的6大盈利渠道,包括:电视转播报道权费用的45%-50%;主场门票和部分主场广告收入;商业冠名;运动员的商业行为,包括转会、租借、拍摄影视剧;俱乐部衍生产品;为相关母公司带来的广告影响。 而目前6大俱乐部,也都正在做。“我们想做成产业,正在跟政府谈合作,拿500亩地做教育培训、对外交流、康复养生的一个基地,还会做一个WMA的少儿比赛,组建梯队。”陈永霞说,他们俱乐部还有跟财团合作融资的打算。“即使是队员本身,也有很多种开发方式,在赛事成熟到能够转会之前,他们还可以在俱乐部开办的武校做教练,拍摄影视剧等等。” “等到了WMA的第二阶段,我们会找人评估,WMA容纳多少家俱乐部比较合适。”让阮伟得意的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WMA,已经有山西、大连、上海、深圳、北京、新疆等6地的7家俱乐部提出要加入联盟。“我们以后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省最多一家俱乐部,就按30家来算,一年该打多少比赛呢?” 阮伟很认真,自己说完,就拿了笔开始算,“打单循环的话是435场,双循环是870场,加上南北对抗赛之类的,那就是在全国都轰轰烈烈了!”熟知全球各大体育运动会、各大联赛的他,仍抑制不住地开始激动。 明星效应 打得漂亮还要长得帅 烧钱,并不是投资俱乐部的初衷,记者采访的所有俱乐部,都表示“不能总靠背后的实业来输血”,“市场化的俱乐部运营,必须能自己造血”。对于造血模式,俱乐部的认识大体相同,而第一步,就是打好比赛,打造明星。 在采访响虎时,刘亨利招手让“摄魂虎”王延新过来给记者“参观”:“为什么叫他摄魂虎?看他的长相,是不是很帅,像韩国电视剧里的那些明星?再看他的肌肉,尽管是替补,照样很能打!” 造星,是目前各大俱乐部都在猛攻的一个课题,响虎做得最好,韩开湖、袁彪的认知度已经很高了,“我虽然痴迷武术,但我也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知道选材也要照顾市场,我们要打造的,就是响虎明星队,所以我会很欣赏袁彪,小伙子长得好,也很时尚,穿衣服也特别讲究。”刘亨利说。 电影明星出身的陈永霞,对这方面同样非常看重:“队员的形象全部由我亲手打理,像上场前,发型都是我来设计,而我先生则主要看队员能不能打,假如打得好,又长得帅,很快就会出现粉丝——这才是职业俱乐部的运作方式!” 俱乐部们已经先于WMA,开始自行造星运动,这也得到了阮伟的认同。“作为不同于中超、CBA这种官方联赛的WMA,运动员归俱乐部所有,是‘私有财产’,俱乐部权大责也大,他们必须在这方面全力以赴,为优秀漂亮的比赛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