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尚武!然而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在三秦大地再找到一片尚武之地还真不易。不过,奇缺并不等于绝迹。摊开中国西安的体育版图,未央,这个名称就足以让人思绪飘荡千年的行政区今天还在坚守和继承着秦人尚武的传统。不过,在历史的车轮翻越了千百个春夏秋冬之后,未央区继承和发扬秦人尚武精神的形式有了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摔跤在未央区蔚然成风,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浪淘沙 未央流行摔跤
2009年7月10日,西安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摔跤比赛落下了帷幕,结果未央区以8金6银的成绩再次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然而,这样的比赛,这样的成绩对于未央区的摔跤人来说,仅仅是小试牛刀。时间再回溯两年,2007年10月26日湖北武汉,在全国六城会古典式摔跤比赛55公级的较量中,来自西安市未央区的郭伟鹏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诸如此类,在市、省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得大奖的未央区摔跤人比比皆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一方的摔跤运动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前列呢?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36岁,经济条件宽裕的牛勇将自己9岁的独生子送到了西安市运动体育学校,跟随由未央区走出的我省十佳教练员范雁军开始练习摔跤。这在其他地方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没有经济宽裕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冒着受伤的危险去从事一项看起来并没有前途的运动,但是在未央区像牛勇这样的家长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未央区枣园小学,55岁的体育老师杨兴运是一名老摔跤人,多年来利用课余时间,他自己出资在枣园小学办起了摔跤训练点,前前后后已经义务培训了几百名未央区的摔跤爱好者,有些人通过他的培训现在成为了全国赫赫有名的人物。其中我省现在唯一一名国家级教练员、现任国家散打队总教练的张根学当年就曾师从杨兴运。 当然,像枣园小学这样的摔跤训练点在未央区也不是个案,根据记者的了解,现在全区总共有这样的训练点接近十个,而以每个点几十名学生来看,现在未央区从事这项运动的人至少有几百名。 谈起热衷于摔跤的原因,这些未央区的尚武之人似乎有倾诉不完的话语,不过总结起来,也只不过一个字——爱。因为对传统的爱,他们成为了坚守者,因为对摔跤的爱,他们成为了尚武者。 一位家长对记者说:“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很多,早早培养孩子的摔跤兴趣,既能规范他们的行为,又能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呢?”
历数英雄赵安利是推手
未央区的尚武传统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开始流行摔跤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而这一切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这个人就是现任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副局长赵安利。 作为一名未央人,赵安利也是尚武精神的继承者,1966年,年仅12岁的赵安利便开始和村里的孩子在麦场上尝试散打、摔跤。虽然说,缺少老师的指点,动作、技术不得要领,但孩提时代的这种尝试却让赵安利有了一个出色的身体素质。1971年,赵安利开始师从我省摔跤届的泰斗陈建虎正式练习摔跤。 同年,赵安利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了摔跤训练点,把自己在陈建虎那里学到的技艺无偿地传授给了更多未央的摔跤爱好者。需要注意的是赵安利的施教完全是“赔本的买卖”,因为赵安利不仅不向前来学习的爱好者收取学费,而且还要给这些练习者提供器械、食品等。在赵安利的这种努力下,未央区的摔跤一时间蔚然成风,据赵安利的一些弟子回忆,当年赵老师在自己院子里办起的这个训练点,鼎盛时期学员达到了几百人,而且涌现了一大批有为青年。迄今为止,赵老师的好多徒弟还活跃在我省的体育战线上。 张根学后来也在杨兴运的推荐下,成为了赵安利的学生之一。作为国家散打队总教练、陕西省武术管理中心主任,张根学不仅为我省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根学的弟子吴雅楠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这不仅是我国体育的又一次胜利,也是我省体育的又一次胜利,同时追根溯源,还是未央体育的一次胜利。 另外,现任西安市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范雁军也是赵安利的徒弟,继承了师傅的衣钵之后,范雁军在教练员岗位上也收获颇丰,其中他的弟子郭伟鹏就获得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冠军。更为难得的是,郭伟鹏的父亲早年也曾跟随赵安利学习摔跤。 除过为我省培养出了大批教练员和运动员之外,赵安利还为我省竞技体育在1983年的大翻身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年已经到公安局工作的赵安利被借调到了省体育局,在他和陈建虎的努力下,次年的全运会,我省摔跤队就从上一届的倒数第二,一下子上升到了正数第三名。 正是有了赵安利的这种执著和努力,未央区的尚武精神和摔跤运动才会历久弥新,一次又一次地站在省、市运动会的领奖台上。
辉煌可期区政府大力支持
在记者的采访中,未央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陈永顺告诉记者,未央区是一个体育之乡、武术之乡、摔跤之乡,这些年来为了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仅适时的为体育爱好者、摔跤爱好者提供器械,而且还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这些群众体育工作者一定的经济补助。据陈局长透露,从去年12月份开始,该局就给杨兴运训练点的教练员每月200元的补助。陈局长透露,未央区政府现在有一个弘扬体育精神的宏伟蓝图,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央区的体育,包括摔跤一定会得到大力的发展。 在未央区全面落实《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大背景下,未央区民间摔跤的蓬勃和繁荣,其实比奥运会上夺得了金牌更重要,因为这才是真的将“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落到了实处。 本报记者 王战荣 实习生 周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