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陕西武术网 首页 陕武春秋 查看内容

从“武术”到“舞术”

2008-9-25 06: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46|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本站原创

 “武术比赛更像体操和拳击……”武术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的一些质疑。
    其实人们质疑的不是比赛本身,而是变了样的武术。“传统的中国武术并非是彼此对打,也没有名次和记分系统。”中国武协秘书长康戈武坦言,“之所以将其改造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是屈从于市场经济的压力。”

古代武术“练为战”

 山西武术界的教练说,武术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从“练为战”到“练为看”的过程。
    武术是运动项目,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原始社会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环境下,人们自然而然学会了拳打脚踢、跳跃翻滚等形式的攻防手段。
    这,就是武术的萌芽。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在部落战争中,远则使用弓箭、投掷器,近则使用棍棒、刀斧、长矛。
    凡是能用于捕斗搏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成为战斗的武器。
    原始社会出现过一次盛大的武术自卫演练。据史籍记载,大禹时期三苗部族多次反叛,征伐多次未能使之降服。
    后来,禹停止进攻,让士兵持斧和盾进行操练,请三苗部族的人观看这种“千戚舞”以显示武力雄厚,三苗部族从此臣服。
    古代的“武舞”,为后来武术套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代武术“练为看”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到了近代,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1936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1956年,中国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队等,形成了空前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1985年,在西安举行了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
    这是武术发展中历史性的突破。
    20年后,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标志武术走进了亚运会。
    1990年,武术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国际武联被吸收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国际体育单项联合成员。
    2008年,武术在北京奥运会特设的比赛项目中亮相。
    奥运年,武术再次与奥运正式比赛项目擦肩而过,何时能真正走进奥运会,现在看来,至少是8年以后的事。
    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却越来越偏离传统的中华武术,受到了国内外武术专家的质疑,“我国的武术比赛是不是快演变成‘舞术’比赛了?只比好看,不比实用,这样的舞蹈怎么能进奥运会?”

武术走进“死胡同”

 武林中有“十年不出门”的说法。
    学花架子,有个三五年功夫就差不多了。要想练出真功夫,不下十年二十年苦功是不行的。
    山西一位武术教练说,在旧时代,江湖上的练武者有“腥挂子”和“尖挂于”的叫法。
    “尖挂于”是真功夫,武师们勤学苦练,目的是“练为战”。
    “腥挂子”就是中看不中用,“多数江湖拳师的功夫多是练为看,打起来劈劈啪啪,热热闹闹,那是卖艺赚钱,糊弄外行人。”
    “练为看”,导致武术越来越趋向于表演,越来越舞台化。
    “武术起源于冷兵器时代,利用武术的技击性和实战性,把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武器,甚至是肉搏术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这是武术的本质。”对于武术向“舞术”的转变,武术专家这样解析。
    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逐渐进入了和平年代。
    这个时代不需要武林高手,更不需要江湖仇杀。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守法公民和安定的社会秩序。
    这样,武术的技击性和实战性就受到了严格限制。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一次武术擂台赛出现了伤亡事件。这成为武术演变史上一大转折点,“作为武术技击性和实战性的最高表现形式的中国式散打,除在公安部门和特种部队中进行传授习练外,在民间则被明令取缔。”
    此后允许习练的,只是在我国的全运会和始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武术套路表演。
    “这些套路,原来只是一些武术流派习练者的入门功夫,虽经今人的发掘整理,重新编排,但其技击性和实战性的特点不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山西武术界一位教练分析。
    于是,人们在赛场上看到的,是没有身体接触、缺乏对抗性和观赏性的套路表演,成了一种类似艺术体操、由裁判评判的打分项目。
    “分数的高低,既取决于运动员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也取决于他们的动作表现力,也就是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是否具有美感。”山西武术界的一位教练说:“请舞蹈老师对每一个动作,甚至是举手投足进行精雕细刻,已经成为了一些武术运动员取得高分的不二法门。”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术慢慢地演变成了“舞术”。

寻找“真武术”
    “中国武术的套路与散打,其实在以前是没有这个区分的,那时候是一个整体,套路的一招一式都是由散手动作中来的,都有其特定的攻防含义。”山西一位武术教练分析。
    而现在,为了适应比赛,武术分成了套路和散打两部分,而且二者越走越远,到如今竟是几乎毫无关系了,“练套路的上不了台,练散打的不会五步拳,变成了西方拳击与东方跆拳道的组合。”
    “现在的武术比赛,套路表演更像体操,散打比赛都戴着拳套。”武术界的专家一针见血地说。
    在武术专家看来,练武者是内行,而观众多数是外行,“有的练武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获得更多的掌声和鲜花,甚至金钱和名利,就在练武的时候加大功作幅度,增加跳跃动作。结果打得拳不像拳,舞不像舞。这种行为,完全扭曲了武术的真正内涵。”
    “真正的武术在民间,传统武术才是武术的精华。”山西一位资深武术教练这样说。
    但是受文化的制约,诸多武术名家将一身的传统功夫只传给少数人,“传内不传外,或者传男不传女。这样的传承方式,慢慢将武术传扬带进了一个死胡同,传统武术的传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山西武术界的高手这样说。 
    人们试图从原文庆,袁新东和袁晓超三代山西武林高手的身上,寻找未来和希望,期待山西武术后备军能出现更多的武林高手,真正的武林高手。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
    尽管山西现在有多所武术学校,然而各武校的招生情况都不是太理想,“多数学生都是从外地招来的,山西本地对学武感兴趣的人似乎不多。”山西几位武术教练透露。
    “希望传统武术家们将中华国粹发扬出来,教给越来越多的人,让中华国粹真正发扬光大。”山西武术界的几位业内人士说,“而要改变武术的现状,首先要改变竞赛规则。让中华武术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