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总竞赛规程》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武术中心、武术协会,各行业体协,承认并遵守中国武术协会章程的境内武术组织: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共设有13个分区赛、5个单项拳种赛和总决赛,为使各参赛单位做好训练和参赛工作,现将《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总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函达。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25年4月8日 附件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总竞赛规程 一、竞赛时间和地点 (一)总决赛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总决赛将于2025年12月3日至7日在河北省大名县举办。 (二)分区赛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共设有13个分区赛,可单独举办,也可结合当地同类赛事举办,赛事名称可用“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分站赛××赛区暨××省××比赛”。各分区赛拟举办地点及举办时间如下: 1.江苏赛区:6月6日至10日,江苏省常州市; 2.贵州赛区:6月28日至30日,贵州省安龙县; 3.云南赛区:8月14日至16日,云南省昆明市; 4.安徽赛区:8月16日至19日,安徽省黄山市; 5.山东赛区:8月21日至24日,山东省沂水县; 6.浙江赛区:8月22日至24日,浙江省嘉兴市; 7.海南赛区:8月22日至24日,海南省屯昌县; 8.江西赛区:8月25日至28日,江西省鹰潭市; 9.重庆赛区:9月26日至28日,重庆市长寿区; 10.广东赛区:9 月19日至21日,广东省广州市; 11.辽宁赛区:9月19至22日,辽宁省沈阳市; 12.四川赛区:10月10日至14日,四川省绵阳市; 13.湖南赛区:10月24至26日,湖南省新化县。 (三)单项拳种赛 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共设有5个单项拳种赛,可单独举办,也可结合当地同类赛事举办,赛事名称可用“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拳赛区暨××省武术××拳比赛”。各单项拳种赛拟举办地点及举办时间如下: 1.螳螂拳赛区:6月23日至27日,山东省日照市; 2.形意拳赛区:6月26日至30日,山西省永济市; 3.南 拳 赛区:7月11日至14日,福建省大田县; 4.八极拳赛区:8月19至23日,河北省沧州市; 5.武当拳赛区:11月 6日至9日,湖北省咸宁市。 二、主承办单位 (一)总决赛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武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河北省大名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河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河北省武术运动协会 承办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体育局 (二)分站赛、单项拳种赛 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武术协会 主办单位:XX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XXX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XX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或主管部门) 承办单位:XXX省武术协会 承办单位:XXX XXX 三、参加单位 (一)分区赛、单项拳种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武术中心、武术协会、武术之乡,各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单位,各行业体协、体育院校,承认并遵守中国武术协会章程的境内武术组织。 (二)总决赛:获得分区赛、单项拳种赛所设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将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并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队参赛。 四、竞赛项目 (一)个人项目 1.拳术 (1)太极拳类: 规定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42式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传统项目: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其它传统太极拳(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2)南拳类:咏春拳、五祖拳、洪拳、蔡李佛、地术拳、鹤拳、其它南拳(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3)其它拳术类: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查拳、华拳、炮拳、红拳、花拳、少林拳、武当拳、武当太乙拳、峨眉拳、其它传统拳术(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2.器械 (1)单器械: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太极扇、南刀、南棍、西北棍、武当剑、朴(大)刀、匕首、鞭杆、杖、棒、拐、铲、叉,其它单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2)双器械:双刀、双剑(含长穗双剑)、双鞭(含刀加鞭)、双钩、双匕首、双钺、其它双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3)软器械:九节鞭、双节棍、三节棍、流星锤、绳镖、其它软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二)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三)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五、单项拳种赛竞赛项目 (一)八极拳赛区 1.个人项目 (1)拳术:八极拳(单打)、八极小架、四郎宽拳、行劈拳等 八极拳术套路。 (2)器械: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 八棍头、纯阳九宫剑等八极拳器械套路。 (3)其他传统拳术及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或器械名称)。 2.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二)形意拳赛区 1.个人项目 (1)形意拳类:形意五行拳、形意十二形拳、形意进退连环拳、四把、八式、形意八极、形意八卦、形意杂式锤、形意十二连锤、形意十二洪锤、综合形意拳、国家规定中级形意拳、国家规定高级形意拳等其他形意拳类传统项目(请在报名时标注套路名称)。 (2)心意六合拳类:心意六合拳、四把锤、十大形、心意综合套路等其他心意六合拳类传统项目(请在报名时标注套路名称)。 (3)形意拳器械类:形意刀术、形意剑术、形意棍术、形意枪术、形意大刀、形意鞭杆等以及其他形意拳器械项目(请在报名时标注器械和套路名称)。 (4)心意六合拳器械类:六合刀、六合枪、六合棍、六合剑等以及其他心意六合拳器械项目(请在报名时标注器械和套路名称)。 2.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1)形意拳类: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2)心意六合拳类: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1)形意拳类: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2)心意六合拳类: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三)螳螂拳赛区 1.个人项目 (1)拳术:七星螳螂拳、(太极)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其他螳螂拳套路。 (2)器械:双手剑、七星螳螂剑、(太极)梅花螳螂剑、六合螳螂剑、螳螂器械套路短器械、螳螂器械套路长器械。 (3)其他传统拳术及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或器械名称)。 2.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四)南拳赛区 1.个人项目 (1)南拳拳术:五祖拳、太祖拳、罗汉拳、地术拳、永春白鹤拳、福州鹤拳、达尊拳、龙桩拳、虎桩拳、连城拳、巫家拳、何阳拳、客家拳、虎鹤双形拳、咏(詠)春拳、洪家拳、刘家拳、莫家拳、蔡李佛家拳、江西南拳、浙江南拳等其它传统南拳项目(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名称)。 (2)南拳器械: 单器械:五祖刀、太祖刀、苗刀、白鹤刀、客家单刀等其它传统南拳短器械;五祖棍、太祖棍、咏(詠)春棍、鸣鹤棍、白鹤棍、客家棍等其它传统南棍;青龙大刀、朴刀、大砍刀、扁担、月牙铲、耙、叉、锄头、板凳等其它传统南拳长器械。 双器械:双拐、双铁尺、双锏、盾牌刀等其它南拳双器械; 软器械:咏春双截棍、单鞭等其它南拳软器械。 (3)太极拳类和其他传统拳术及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或器械名称)。 2.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五)武当拳赛区 1. 个人项目 (1)规定项目:武当拳,武当太乙拳、武当剑。 (2)武当拳类:武当拳十八势、武当纯阳拳、武当松溪拳、武当龙华拳、伏虎拳、玄武拳、其它武当传统拳术(请在报名表中填写具体拳种名称)。 (3)太极拳类: 武当太极拳九势、武当太乙五行拳、其它武当传统太极拳、武当太极拳十三势、赵堡太极拳、其它传统太极拳(请在报名表中填写具体名称)。 (4)武当武术传统器械类:武当剑十八势、武当玄门剑、武当松溪剑、武当纯阳剑、武当龙化剑、武当丹剑、武当拂尘等各门派传统器械。 (5)其他传统拳术及器械(报名时请填写具体套路或器械名称)。 2.对练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 3.集体项目(不设年龄组别,不设男女分组) 集体拳术、集体器械(含徒手与器械)。 六、参加办法 (一)分区赛、单项拳种赛 1.全国各分区赛、单项拳种赛,不划定区域定向参赛,各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报名参赛,也可参加多个比赛; 2.每队可报领队、教练、队医各1名,运动员不少于3人; 3.个人项目: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拳术1项、器械1项,含对练项目),可兼报集体项目2项; 4.对练项目:每名运动员限报2项(拳术1项、器械1项,含个人项目),运动员性别、年龄组别不限,可混合编组,可兼报集体项目2项; 5.集体项目:每队可报集体项目2项(拳术1项、器械1项);每项人数不得少于6人,集体器械不得多于9人、集体拳术不得多于12人;运动员性别、年龄组别不限,可混合编组。 6.各分区赛各项目参赛者数量,将作为总决赛设项和下一年度设项的参考依据。 (二)总决赛 凡获得各分区赛、单项拳种赛的各个人项目,对练项目、集体项目一等奖的运动员或运动队,可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仅限于本人/队参加分区赛,不得更换项目和运动员,集体项目替补队员除外),并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进行组队参赛。 七、竞赛办法 (一)分区赛、单项拳种赛和总决赛均执行中国武术协会最新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24版)》及有关补充规定。 (二)完成套路时间 1.规定项目不少于1分钟20秒钟(太极类项目除外)。 2.传统项目和展示项目40秒钟至2分钟(太极类项目除外)。 3.太极拳项目3~4分钟。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4.太极器械项目2~3分钟。演练至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5.对练项目不少于40秒钟(太极拳对练2至3分钟)。 6.集体项目不超过4分钟。 (三)规定项目必须按照动作顺序演练,不得增减或改变动作。每增减一个动作或每改变动作一次,均扣0.1分,累计扣分。 (四)集体项目须配音乐(自备音乐,MP3格式)。音乐中不得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由裁判长扣0.2分;未配乐者,由裁判长扣0.2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播放音乐。 (五)年龄分组 儿童组(A组): 11岁及以下(2014年1月1日之后出生者); 少年组(B组):12岁至17岁(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者); 青年组(C组):18岁至39岁(198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者); 中年组(D组):40岁至59岁(1966年1月1日至1985年12月31日出生者); 老年组(E组):60岁及60岁以上(1965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者)。 (六)集体项目场地无边界要求。 八、录取与奖励办法 (一)分区赛、单项拳种赛 1.个人项目: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设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优秀奖10%,颁发获奖证书。录取办法按照实际参赛人数计算,末位数四舍五入。 2.对练项目: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分别录取,录取比例和办法同个人项目。 3.集体项目:按各项目分别录取,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 4.各单项各组别男、女报名人数在5人(含5人)以下时,按同年龄相近项目合并,同年龄相近项目组别合并如仍不足5人,则按同项目相近年龄组别合并,男、女分别录取。 5.其他奖项可根据各赛区实际自行设定。 (二)总决赛 1.个人项目:按各单项各年龄组别男、女分别录取,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 2.对练项目:按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含徒手与器械对练)分别录取,录取比例和办法同个人项目。 3.集体项目:按各项目分别录取,一等奖30%、二等奖30%、三等奖40%。 4.团体奖: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赛运动员获奖情况累计积分,团体积分高者列前,对前8名颁发获奖牌匾。 (1)个人项目和对练项目前6名计算积分,第1-6名分别积分为:7、5、4、3、2、1分; (2)集体项目前8名计算积分:第1-8名分别积分为:9、7、6、5、4、3、2、1分。 5.设“最佳传承奖”,奖励总决赛年龄最大者。 6.设“未来之星奖”,奖励总决赛年龄最小者。 7.设“武德风尚奖”,评选办法另定。 8.总决赛各奖项设置,颁发奖牌、证书、奖品或奖金情况,将根据各分区赛各项目报名及参赛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九、比赛成绩与段位申报 分区赛、单项拳种赛和总决赛比赛个人成绩可作为认定武术段位 1-6 段技术依据。凡比赛成绩和资格达到晋升相应段位的参赛者,由本人提出申请,通过“中国武术APP”自行申报,或向所在地段位制办公室进行申报,可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2024)》相关规定完成赛后段位认定工作。 十、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分区赛、单项拳种赛报名时间及方式由各赛区另行通知。 总决赛报名时间及方式由中国武术协会另行通知。 (二)报到 1.报到时间、地点及乘车路线,根据各赛区实际,另行通知。 2.报到时报送健康证明(赛前15天内的《体检证明》,包括血压、脉搏检查证明和心电图)、参赛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责任声明书(手写签字)、人身意外保险单(保期须包含赛期时间)。 十一、费用 (一)食宿费用由各参赛单位自理。 (二)食宿费标准:可根据各赛区当地时节及消费实际水平核定,具体标准另行通知。 十二、裁判员 (一)裁判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相关规定执行。 (二)总决赛裁判员全部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 (三)分区赛主要裁判员由中国武术协会选派,其他裁判员由承办单位选派,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十三、联系方式 (一)分区赛 1.云南赛区:蔡崇荣 电话:15368204519 2.辽宁赛区:马世周 电话:13654999345 3.山东赛区:孔 超 电话:15053977332 4.安徽赛区:韦 炜 电话:13905592416 5.贵州赛区:周 宇 电话:18892342028 6.广东赛区:马玉基 电话:18613185515 7.浙江赛区:高晓芳 电话:18258399661 8.四川赛区:漆 辉 电话:19150193035 9.海南赛区:马俊祥 电话:18789773110 10.江西赛区:许锦霞 电话:13870107716 11.江苏赛区:方有林 电话:13961111030 12.重庆赛区:吴昊雷 电话:15803085768 13.湖南赛区:邹 波 电话:19973818085 (二)单项拳种赛 1.八极拳赛区:马文艳 电话:13333368907 2.形意拳赛区:臧敏钊 电话:13466991522 3.南拳 赛 区:郭琼珠 电话:18959284035 4.螳螂拳赛区:张 军 电话:18866800989 5.武当拳赛区:张文强 电话:13971034653 (三)总决赛 联系人:李 健 电话:15690006689 十四、其他 (一)请各队领队和教练,按时参加组委会会议和技术会议,具体时间、地点见报到须知。 (二)运动员须自行办理赛会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证明,任缺一项均不得参赛。 (三)运动员健康状况不符合参赛要求的,取消参赛资格。 (四)各队报到后,请认真阅读秩序册内容,对项目和姓名有异议者,务必于组委会会议前,由本人或领队、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递交大会组委会竞赛部(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提出申请内容与原始报名表相符者,予以更改;与原始报名表不相符者,不予更改。 (五)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到检录处等候,3次检录未到者,按弃权处理。 (六)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比赛成绩。 (七)运动员须穿着武术服装、武术鞋参赛。服装、器械自备。 (八)各队名称要求在10个字以内,不允许出现世界、国际、中国、中华等字样。 (九)规则和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中国武术协会。 十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