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陕西武术网 首页 陕武动态 查看内容

马文国:尘埃落定之后的思考

2017-5-11 16: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90| 评论: 0|原作者: 马文国|来自: 本站原创

(陕西省武协副主席、武术博士:马文国)

    最近一段时间,公众对于中国武术乃至“传统武术”的关注一下子炽热了许多,让一个被遗忘或者说已经“逝去的”的武林骤然里热闹了起来,圈里的和圈外的纷纷各抒己见,大对数对于传统武术是持否定和质疑的,拿传统武术和现代格斗项目进行比较,亦有人对百年以来中国武术的“战绩”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似乎在历史上中国武术只是一个“神话”,而真正能靠拳头和力量说话的唯有拳击和泰拳了,连发展了三十多年的“武术散打”也一度被割裂出去。随着闹剧的发酵和终结,而看客们则是看热闹的居多,鲜有对传统武术进行一番深度的思考。

    让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寒心的是当一场闹剧发生的时刻,传统武术莫名其妙地“受伤”了,也深深地伤害了遍布世界的传统武术群体,用一个“能打”或“不能打”的选择来考量传统武术,更有甚者,对传统武术的套路大加指责,认为那些经过历史积淀,融入了诸多人文元素的传统武术套路是“垃圾”。似乎只有把这些东西淘汰掉中国武术才有希望,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似乎没有在世界上存在的价值,唯有西方的武技才能真正的代表格斗,显然是对中国武术的恣意妄为。

    应该承认,在传统武术发展的历程中,“打”与“不打”一直是两个价值取向,在圈外的人看来,动辄要把“上下周全”和“无所不容”的传统武术和现代的MMA相提并论,似乎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应该和MMA选手进行对抗方能证明其价值,而有所不知的是其实MMA只是一种格斗的规则,而非技术,而传统武术是一个广博而深奥的体系。

    纵观世界,日本的空手道和相扑甚至拳击、泰拳等从来都是极力保持其技术本色而成为本国的武道,在走向世界的步伐中有保留,有融合,方是武道精神的彰显,而我们非要阉割传统武术自身的技术和理念,和MMA去进行甄别和取舍,依照这样的逻辑,中国武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国武术的代表现在已然被套路和散打所涵盖,而其本质则是以流派或者说拳种为特色的传统武术,体现着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格斗理念与技术,如世界武技之“斑斑多姿”,“能打”是其目的,但因人因地而异,在“打”的成分上或多或少,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不能因为流行歌曲的大行其道而否定甚至嘲弄京剧和昆曲,不能因为键盘时代而废弃书法,不能因为西方体育的流行而漠视我们的民族体育,不能因为奥运会没有中国武术而抛弃伴随着我们数千年的传统武术。
(陕西省武协副主席、武术博士:马文国)

    从古到今,对于传统武术的革新或者说“回归”都不乏其人,他们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于传统武术进行辩证地思考,从王芗斋的意拳到李小龙的截拳道都是一种探索,立足本土,包容世界,这才是中国武术的“上下求索”。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不管闹剧是否出现,对于传统武术“真意”的追求一直是武术人的精神,他们能够甘于寂寞,远离喧嚣,探究古典武艺的本源,在数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中呵护和传承他们视作生命的传统武术,他们之所以命名为“古典武艺”,是为了追求比“传统更传统”的那份真实,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在多年的质疑和观望中从未停歇,从特种部队到特警队,让军旅武艺重返军营,找到了自信和力量,愈发坚定自己的探索。

    对于传统武术的群体,大江南北,走访颇多,更多的是一种感动,而非那种闹剧之下的浅薄与无知甚至流氓化,我看到的是一大批安心于乡野和城市角落的群体,用一种超乎常人的炽热和坚韧在传承祖先和先辈的技艺,他们朴素而亲切,醇厚而生动,让我自愿为他们而代言和呐喊。当然在这个圈子里亦有诸多“乱象”,我没有那闲暇去揭露或贬斥,只能选择远离,也没有必要去愤慨,清者自清,毕竟在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武术的境遇并不是十分乐观,如当下的中国武术一样,还是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呵护,多一份努力。尘埃落定之后,汗水总比口水有价值,埋头于传统武术的土壤,保持一份单纯,还有那恒久的敬畏,则是一种风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