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征求《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方案》意见的函
发布: 2021-2-25 20:01 | 作者: webmaster | 来源: 本站原创 | 查看: 14521次
有关单位及个人:
为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太极拳高质量推广普及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全面巩固和塑造太极拳发展优势,加快太极拳国内外推广普及工作,我中心研究起草了《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方案》。为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方案中来,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各级武协踊跃建言献策,并于3月5日前将书面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体育总局武术中心社会活动部邮箱。
联 系 人:张光强
联系电话:010-6491 2205
电子邮箱:shehuiwushu@126.com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2021年2月24日
太极拳普及推广工作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太极拳在建设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中的特殊作用,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太极拳高质量推广普及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全面巩固和塑造太极拳发展优势,加快太极拳国内外推广普及工作,让太极文化和太极拳在全国进一步普及并尽快走向世界,制定如下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实施太极拳推广“六个一”工程
1.织牢一张太极拳推广网络。建设全国省(区、市)、市、县武术(太极拳)组织3000个,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国家、省、地、县四级武术(太极拳)组织网络。
2.建设一批太极拳健身站点。建设群众身边的太极拳健身站点3万个,充分依靠各级武术(太极拳)组织的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条件、有依托的组织和社团成立太极拳健身辅导站、晨晚练站点,优化和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太极拳健身网络组织,为每个站点提供一套移动音箱、一套太极拳标准套路数字教材和一套太极拳科学健身指导丛书。
3.构建一个太极拳推广技术体系。遵循简单、易学、易推广和文化性原则,编制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13式太极拳标准套路,对现有太极拳、剑标准套路进行分类定级,逐级引导习练者向高水平提升。吸收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研究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制定技术标准,推进太极拳标准化。优先完善太极拳段位考评标准、适用内容和组织实施体系,将太极拳在武术段位制分类中单列,将太极拳推广标准套路纳入段位考评内容。
4.培养一支太极拳技术骨干队伍。培训全国基层太极拳技术骨干10万人,研制大众武术(太极拳)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培养具备太极拳指导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太极拳推广骨干队伍。持续开设太极拳教学指导网络课堂,定期举办线下全国性太极拳骨干培训班,支持省地两级武术(太极拳)组织举办属地太极拳骨干培训班,鼓励技术骨干参加太极拳推广志愿服务。
5.编制一套太极拳科学健身指导丛书。本着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科学规范的原则,研究编制太极拳理、太极理念和太极拳科学健身原理的科学指导服务读本,教育引导习练者科学锻炼。
6.搭建一座太极拳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设计《太极拳网络慕课》,邀请太极拳世界冠军或高校教师等担任示范授课教师,由北京体育大学北体传媒负责拍摄制作,提升“中华武术网络大讲堂”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好中国武术协会官网,专设太极拳专栏,给太极拳习练者提供优质会员服务,实施会员优惠措施,举办丰富的会员活动,遴选太极拳优秀视频进行网络展播,吸引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加入到太极拳健身中来。以全国太极拳公开赛为龙头,统筹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和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优化传统武术赛事太极拳项目设置,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平台。
(二)大力开展太极拳赛事活动
7.举办太极拳网络大赛。继续举办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在总结2020年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经验基础上,优化赛事,提升服务,逐步形成太极拳线上赛事品牌。创办全国社区太极拳网络大赛,动员各级武术(太极拳)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太极拳技术指导与培训,帮助成立太极拳健身队伍,组织参加全国社区太极拳网络大赛。
8.全面升级太极拳传统赛事。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太极拳比赛取得经验和效果的基础上,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太极拳展演活动,使太极拳爱好者走上全运会的舞台切磋技艺,展示风采。优化全国太极拳公开赛,动员各省(区、市)举办分站赛,选拔参加总决赛。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联合共同主办“公仆杯”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鼓励机关干部参加太极拳健身锻炼。重点打造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支持焦作、邯郸举办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培育国际性、地方性太极拳特色赛事。
9.推动竞技太极拳入奥。在太极拳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的基础上,对标奥运要求,本着项目差异性、可比性、观赏性和时尚性方向,立足本源,对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项目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规则和赛制,将太极拳列入到申奥项目设置中,力争武术(太极拳)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